泌尿系感染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,有研究显示,全球每年1.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,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,女性一生中平均会患有症状性泌尿系感染1~3次,男性则在50岁以后由于前列腺增生高发此病。
夏季细菌活动更为活跃,相比冬季更容易入侵生理结构较为开放的女性泌尿系统。加之,夏季女性会阴部容易流汗潮湿,或因穿着牛仔裤等较厚材质的裤子导致局部温度升高,加剧细菌繁殖。因此,夏季成了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。
一
什么是泌尿系感染
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,是细菌侵入尿路导致的炎症反应,包括肾、输尿管、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部位的感染。泌尿系统感染常伴有细菌尿和脓尿。正常尿液是无菌的,如尿中有细菌出现,称为细菌尿。当尿中出现白细胞时,则称为脓尿。
二
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
1.梗阻原因:
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,如肾及输尿管结石、尿道狭窄、泌尿道肿瘤、前列腺肥大等均可引起尿液潴留,细菌容易繁殖而发生感染。
2. 机体抵抗力减弱:
如糖尿病、妊娠、贫血、慢性肝病、慢性肾病、营养不良、肿瘤及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等。
3. 侵入性操作和检查:
如留置导尿管、造屡管、尿道扩张、前列腺穿刺活检、膀胱镜检查等操作,由于粘膜擦伤,易引起人为致病菌而诱发或扩散感染。研究证明,1次导尿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为3%,留置导尿管3日以上,感染发病率超过90%。
4. 泌尿系统畸形或功能异常:
如先天性的肾发育不全、双输尿管畸形等,均易使局部组织对细菌抵抗力降低。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尿液由膀胱反流到肾盂,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。神经源性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,易发生尿路感染。
5、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点:
女性尿道长为4~5cm,较男性尿道短、直、粗,富于扩张性,细菌易沿尿道口上行至膀胱,同时与阴道口、肛门相邻,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。
三
主要症状
1.尿路刺激征:尿路刺激征主要表现在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。急性尿路感染会有很强的尿路刺激征,慢性尿路感染会有轻度的尿频,或尿急,或排尿不适等。
2.中毒症状:全身中毒症状,如发热、寒战、头痛等。
3.尿液异常:尿路感染可引起尿液的异常改变如细菌尿、脓尿、血尿等。
4.腰疼:腰痛是临床常见症状,肾脏包膜、肾盂、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,均可使腰部产生疼痛感觉。下尿道感染一般不会引起腰痛。
四
哪些人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?
妇女、孩童、老年人、长期卧床的病人,或是患有先天性泌尿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、泌尿系结石、肾脏疾病、糖尿病等病人,都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高危险人群。
因为工作性质不能随时去上厕所的群体,也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高危险人群。
五
主要治疗方法
1.抗生素治疗,应早期用药,彻底治疗。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,选用有效抗生素。
2.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,多饮水,勤排尿。
六
如何预防泌尿系感染
1、多饮水
这是预防尿路感染实用、有效的方法。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000ml,使尿液不断冲刷尿道,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,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。
2、勤排尿
不要常憋尿,减少尿液停留在膀胱里的时间,并借着排尿冲出泌尿系统里的细菌,降低感染机率。如果常憋尿,就会使尿液一直停留在膀胱里,而成为病菌生长的温床。
3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会阴部清洁
女性因先天生理尿道短,尿道口与肛门的距离很近,更容易有泌尿系感染问题,所以女性要经常注意会阴部的清洁,尤其是在月经、妊娠、同房后和产褥期。要勤洗澡,且不要使用池浴或盆浴,要勤换内裤。大便后从前向后擦拭肛门,避免将肛门污物带到尿道口。
4、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
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是预防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。一旦感染,在急性期内应卧床休息,保持心情愉快。恢复期应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,但不能过于疲劳。
5、控制基础病,去除慢性感染因素
糖尿病、慢性肾脏疾病、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,易发生尿路感染,因此要积极治疗。
6、加强饮食调节
发作期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,多饮淡茶水或白开水。缓解期宜多食滋补益肾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虾、木耳等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7、及时就医
一旦发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寒战、腰痛等症状,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医,以免错过用药时机,切莫“一拖再拖”。
泌尿系感染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,有研究显示,全球每年1.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,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...[详细]
抗生素滥用与耐药性: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在治疗感染时滥用,还存在于...[详细]